党建动态|党建引领低碳社区建设

2023.08.29

近日,在中共深圳市委组织部指导下,由盐田区梅沙街道党工委报送,万科公益基金会党支部参与的“党建引领低碳社区建设,开创绿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案例,获评2023年度“以人民为中心——深圳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十大优秀案例。

在2020年中国宣布“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之后,万科集团将可持续发展落实到具体行动中,积极服务地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目标。2021年7月,万科集团与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其中包含:万科公益基金会将参与“在盐田区大梅沙社区打造近零碳先行示范区,积极服务盐田区实践‘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战略目标”, 助力盐田区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中走在全国实践的前列。

大梅沙社区打造近零碳先行示范区

2年实践中,在梅沙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万科公益基金会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坚持以党建引领“梅沙碳中和先行示范区”和大梅沙近零碳社区试点建设工作,从机制保障、组织优势,模式融合、多元参与、服务民生等5大方面打造零碳社区样本。

1、强化党建引领 夯实机制保障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明确要求,万科公益基金会积极结合《梅沙街道党建引领近零碳社区建设行动方案》,围绕具体业务议题,响应近零碳社区建设与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同频共振,与盐田区各政府部门深度合作。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核心,以政社协同推动近零碳社区建设的工作落实。

2、明确建设目标 发挥组织优势万科公益基金会联合梅沙街道党工委挂牌成立“梅沙碳中和先行示范区建设书记工作室”,按照书记工作室“六个一”(一套机制方案、一个工作班子、一个基础阵地、一套课程体系、一班优秀学员、一个工作品牌)建设要求,以“书记素质硬、党员队伍强、工作办法多、作用发挥好、群众评价高”为建设目标,将梅沙片区党员的教育管理深度嵌入碳中和先行示范区建设工作中,实行“理论学习+项目实践”教学模式,设立生物固碳、生态修复、共建花园、“双碳大脑”、零废弃等5个实践基地;同时,在社区建设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让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不断提高理论基础和实操能力,保障建设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2023年4月28日,全区基层党建工作现场会在梅沙召开

3、强化理论教育 创新模式融合生物圈三号大梅沙万科中心碳中和实验园区落户梅沙,园区实现绿电能源自给率85%,具有“智慧能源、绿色建筑、低碳交通、资源循环利用、生物多样性、生活方式、产业升级”7大功能模块,在此基础上,万科公益基金会积极探索“党性教育+科普教育”模式,围绕国家碳中和政策教育理论,依托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创建了生物圈三号碳中和实验园区有机循环物质流自然教育、“黑水虻”厨余处理、生态堆肥,社区共建花园4大科普宣教示范点。


生物圈三号大梅沙万科中心碳中和实验园区

截至2023年5月,国家生态环境部、广东省民政厅、深圳市各级政府、全国企业事业单位人员等132批次约3109人次调研参观。其中,接待政府代表46批次,638人次;青少年社会参访接待8批次,约200人左右。通过生态实践的科普宣教结合党员的教育培养,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提升创建工作专业本领,助力破解基层治理工作难题,创新生态文明思想的贯彻落实。

4、带动多元主体 共建共治共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万科公益基金会将低碳行为准则和价值理念融入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在梅沙碳中和先行示范区,举办“TAN秘梅沙仲夏季”“梅沙自然观察年”“多YOUNG梅沙”等系列活动,建设“梅沙碳中和科普教育基地”,以线上宣传结合线下体验活动,带动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志愿者、梅沙居民等多元主体参与建设绿色低碳社区,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树立低碳观念,养成低碳习惯,行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动“黑水虻”生物固碳技术在社区应用,建立了全市首家“近零碳科普馆”,每天3吨厨余垃圾生态化就地处理,与辖区有机堆肥、社区共建花园等共同组成资源循环利用链,每年预估累计减少碳排放970余吨。

近零碳科普馆揭牌仪式

5、服务民生发展 共建绿色家园万科公益基金会树立“低碳惠民、低碳利民、低碳为民”意识,全力推动近零碳社区建设融入人民群众福祉,让居民共享低碳建设成果。

食物智慧

万科公益基金会联合“开FUN”,在大梅沙社区进行了「自然食愈 ,低碳梅沙——大梅沙的食物智慧」的社区营造探索。通过社区活化,聚焦碳中和在社区层面的行动落实与意识提升,提炼社会公众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转型路径。居民和外来游客,在图文、微纪录片、游戏化等创新媒介中,收获了更加绿色、低碳、健康的食物生活方式。


“食物的智慧”系列活动

生态堆肥

大梅沙社区原来有70多块菜地,村民用农家肥施肥,周边居民投诉很多。为此,万科公益基金会协助街道,提供了生态堆肥技术支持,以枯枝败叶、厨余垃圾等为原料,经过28天发酵,使之成为肥力十足、没有臭味的生态肥料,使得村民种菜施肥的问题通过自然的方式得以巧妙的解决。共建花园 由盐田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联合万科公益基金会,建设的5个“共建花园”,将小区的建筑垃圾堆放点、街角的卫生死角等“边角料”土地改造成小花园,从项目选址、规划、建设到维护,全程邀请辖区居民参加,居民热情高涨,垃圾场变成了网红点。

居民小朋友在“巴比龙”共建花园种花

生态修复

万科公益基金会在大梅沙内湖开展生态修复工作,积极营造微生境。通过调研清除入侵鱼类,重新引入梅沙本土动植物,提升水体生物多样性,将大梅沙内湖建设成为梅沙湿地公园,蝴蝶翩翩、鱼翔浅底成为常态。


大梅沙内湖生物多样性提升和自然教育项目

经过2年的实践,梅沙社区通过不断完善党建引领低碳建设的具体方法路径,确立“党委主导,社会共建,全民参与”的创建思路,成为深圳低碳社区建设的主阵地、排头兵,打造了集教科研于一体的碳中和先行示范区党员教育基地。同时,对于推动盐田区生态环保高质量发展,助力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创新发展,深入贯彻落实 “两个毫不动摇”,推动企业平稳健康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社区的发展也获得了多方的认可。2021年12月,万科公益基金会支持盐田区梅沙街道办成功申报“深圳市近零碳排放区第一批试点项目”,大梅沙成为深圳市的3个试点社区之一。2022年10月“大梅沙碳中和先行示范区”被《深圳市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选定为低碳示范重点工程项目。2022年11月,“大梅沙碳中和先行示范区”建设案例登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舞台,受到全世界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网、南方日报、深圳特区报、深圳发布等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多次关注报道。2023年2月,“大梅沙近零碳社区建设”入选深圳市2022年优秀基层改革案例。2023年8月,获评南方日报评选的深圳基层党建“十大人气口碑优秀案例”。

2022年11月,大梅沙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经验亮相COP27

面向未来,万科公益基金会定当奋勇争先,持续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通过打造大梅沙碳中和先行示范社区的实践,服务梅沙街道党建工作,以红色党建赋能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