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议题平台

餐厨、园林等场景中产出的有机垃圾一直是社区废弃物处理领域的“老大难”,万科公益基金会在业务领域中专门设立“议题”板块,在此平台中与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密切合作,在城市和乡村等不同类型现实场景中,研究总结有机垃圾的减量化和就地资源化路径。

社区堆肥研究

积极与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农学院、南京大学(溧水)生态环境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4所院校合作,对社区堆肥工艺优化、社区土壤改良、社区厨余堆肥碳减排等进行科学精准研究和知识产出。研究辐射全国试点26个社区项目,已完成堆肥相关调研报告26份、技术指南2份、过程管控APP1个、案例集1份、社区堆肥&有机循环培训课程1套等,给社区堆肥给予科学理论的支撑及技术赋能;同时支持“第十六届全国堆肥技术与工程研讨会会议”,专业论坛上进行“可持续社区和废弃物管理“分享,1200人+专家学者线上出席。

黑水虻研究

与华中农业大学、汲川传播等合作进行黑水虻技术科普开发,与北京昊业怡生公司探索黑水虻处理有机废弃物的碳排方法学开发。2022年5月已完成《黑水虻绘本》编辑、设计及印刷,分发430份+,广泛应用于大梅沙万科中心、北京西山庭院等黑水虻社区示范现场科普及政府、社会企业、NGO、学校等公众推介。

自然教育课程开发

与成都守境公益服务中心合作,在2021年Ⅰ期项目成果基础上,完善和拓展“良土有趣”系列课程。已开展春季、秋季2场线上课程和线下工作坊,赋能全国自然教育与零废弃领域伙伴98人,持续性梳理视频课程的配套教学资料和操作手册(9+2集),持续提升公众的自然生态理念,加强对生物方式处理社区有机垃圾重要价值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乡村社区垃圾资源化研究

与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合作,研究乡村社区垃圾分类与堆肥资源化精准路径。2022年度组织活动29场,直接参与村民达800余人次;2022“一起打堆堆”,村民、农场主、社区工作者、教育工作者、高校和中科院科学家等30+位固定堆友一起聚会6次,完成从基础技能到研讨价值的培训,完成《乡村堆肥手册》编审会议3次,已拟定基本框架,撰写中。

春泥行动二期

2021年5月,万科公益基金会与万科物业开展试点合作,通过在选定城市试点小区探索园林垃圾堆肥方式促进社区内土壤改良,并结合此类型标准开发和技术人员培养,探索城市小区/空间中园林/绿化垃圾在地资源化处理模式/体系。2021-2022年,通过与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李彦明博士团队、北京农学院王顺利博士团队技术合作——“春泥行动”,在万科物业服务的10个城市11个项目开展社区厨余绿化堆肥及后端土壤改良研究。

历时4个多月,研究团队师生79人深入11个试点小区进行现场相关方问卷调研、垃圾分类/堆肥产物及土质调查取样,输出各项目针对性的《社区垃圾分类与堆肥处理现状调研报告》、《社区土壤质量分析报告》各12份,科学指导现场因地制宜;现场帮助项目进行高效堆肥工艺梳理,研发出一种社区易腐垃圾就地生物转化处理装置(已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并现场投入应用);中国农大针对万科物业基层环境管理者等开展线上“社区堆肥&有机循环”线上培训(上线达300人),向其培训平台输出视频课程10节及题库1套持续性推广;项目产出社区指导性文件2份:《社区土壤改良技术指南》和《社区堆肥技术指南》(堆肥指南已申请书号待出版做更多应用推广);万科物业在原有11个试点项目基础上年中发起垃圾分类&堆肥专项200个,截止11月底,年度消纳绿化垃圾4662.8m³,堆肥2331.9m³,堆肥产物改良绿地8728.5㎡;在春泥项目全国土壤大数据及相关智力支持下,中国建筑协会《生态城市绿地用地土壤》团标编制完成并已通过终审(VKF及万科物业为参编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