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康禾镇仙坑村依托自身的生态底色、人文底蕴和产业基础,聚焦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民宿等方面下功夫,带动乡村产业振兴,打造产业兴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走进这个村落,道路平坦洁净,特色墙绘尽显客家风情,古榕树随处可见,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四角楼、八角楼矗立村中,传承着独属仙坑的历史文脉,既有古朴典雅的风貌,又有现代文明的气息……
从数年前的省定贫困村,变身如今的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探索出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道路的故事,离不开全国工商联、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万科集团、万科公益基金会的共同努力。
2018年,为响应“万企帮万村”行动,积极支持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汕尾的工作安排,万科集团发挥专业优势,以河源市东源县仙坑村等地探索新时代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实践,打造美丽乡村的广东样本。
八角楼修缮前
八角楼修缮后
2018年,万科团队进入河源市仙坑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为了实现仙坑村的改造,既要符合当下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有现代元素,同时又不能失去特色的古村落之感,万科团队没有急着做决定。经过观察村民们的实际需求,并与村委反复沟通,最终提炼出了核心追求:客家文化振兴,敲定了‘2+1’方案,即修复两个古建筑,再复建一个书院。
复建书院,源起于村民的力荐。仙坑村有一个1818年建成的学校,距今已有201年。历史上,学校因各种原因被拆毁,成了废墟,长满杂草。但它是全村人的精神寄托,老人们一直感叹,书院变成今天这等模样,可惜啊可惜。
四角楼内景修缮前
“我们对它进行了考古式挖掘,把土挖出来,找到之前的地板,根据留下的遗迹图,复建了一个新的书院”。2020年底,始建于嘉庆年间的登云书院完成重建,并定期进行展览。书院如今成了河源市图书馆的流动图书站,好书也源源不断地流动到村里来。
四角楼内景修缮后
仙坑名字里带一“坑”字,足见村落的闭塞。万科来到仙坑前,这里交通闭塞,较为荒芜。刚开始,从省道开车到村里,须经过一条颠簸的土路,要花上20多分钟,如今则只需四五分钟时间。
孩子与登云书院
经过万科规划和修缮,村里的颜值发生了巨大变化。两座修缮的古建筑和一个复建的书院,成了打卡点;村里的学校焕然一新,新的教学楼、操场、舞蹈室使十里八乡最受欢迎的小学;村里基础设施得到完善,尤其是夜景灯光亮化,让村里的夜间活动逐渐增加,邻里关系和内生的文化也在悄然变化。
2019年,万科公益基金会在万科集团硬件建设的基础上,支持广州市海珠区青城环境文化发展中心在仙坑村开展“河源仙坑活力乡村计划”,以可持续发展要求和文化振兴为切入点,依托客家文化、社区内生力量培育和现代公共空间运营理念,实现社区居民对可持续生活理念的认同和实践,激发当地资源要素的整合和社区居民生态文化意识的统一达成,推动当地环境教育的有效开展、社区文化的发扬壮大以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为垃圾分类编唱山歌的村民
现在,仙坑村已培养建设2支各10人的志愿队伍,实现独立自主开展社区零废弃管理、生态导赏等工作,成为可持续社区建设的中坚力量。通过实施农村垃圾分类减量与可持续管理项目,仙坑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社区治理能力明显提升。
仙坑村参与垃圾收运的公益岗位
如今,仙坑村在2019年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获得“广东省卫生村”荣誉称号,2020年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2021年获得“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荣誉称号,这一切都让“百千万工程”的“施工图”一步步转化为可见可感的“实景画”。
版权声明
本公司网站内容为万科公益基金会版权所有的文件,网站上的文件仅限于为公司形象信息展示和非商业目的使用,在此并未授权任何个人、单位或组织在任何网络、任何媒体上复制或公布。未经版权人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以非法的方式复制、传播、展示、镜像、上载、下载使用上述文件(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范围所指内容),否则版权人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
版权人拥有对公司网站的内容进行随时更改之权利,事前将不会另行通知。版权人不保证本网站展示的资料是全面信息或是最新数据。
本网站内的所有图片(包括但不限于插图、透视图、设计图等)、模型、文字描述等,仅作为参考信息,非本公司的任何承诺或要约。
任何个人、单位或组织因本网站或依赖其内容进行交易所引致的损失,版权人和开发商均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