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2022年,万科公益基金会共资助12个项目,与9个合作伙伴开展合作,项目覆盖全国7个城市90个小区,超过18万户城市家庭,开展近700场活动,有近2000名居民志愿者骨干活跃在社区,参与社区垃圾分类宣传动员、自然教育活动、社区花园建设等可持续社区环境建设。
居民小区是城市人的家园所在,也是社会公众营造绿色美好生活的重要空间。过去五年间,在城市小区场景,万科公益基金会直接或间接与14个合作伙伴合作,支持了23个项目,项目点覆盖15个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2个城市的121个社区,探索和总结城市中不同类型小区的零废弃行动路径,不仅推动近 30 万人在家门口将垃圾分类行动落实到日常生活中,而且将生活垃圾管理成效与双碳建设意义相结合,让更多公众理解到自身的“举手之劳”对于我们共同致力打造的绿色未来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由万科公益基金会牵头并提供资金支持建设的北京市西山庭院“可持续社区”项目,协同昊业怡生、万科物业、常青藤可持续发展中心等伙伴,在倡导“源头减量”的基础上,在社区场景打造有机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在地化处理模式,通过建设厨余垃圾就地处理沉浸式体验和宣教中心,以社区活动为纽带,提高居民垃圾分类参与度,产生碳效益。
西山庭院社区,是北京市最早的垃圾分类示范单位,该项目探索出了一条社区“源头减量及垃圾分类、厨余垃圾与园林垃圾协同就地资源化处理、有机质重回土壤等再生产品利用”共同构建的三位一体的“零废弃”可持续路径。项目配有垃圾分类驿站、黑水虻厨余垃圾就地转化、虫沙与绿植垃圾就地堆肥、鱼菜共生、社区生态花园、绿地养护和生态文明宣导等环节。
截至2022年,西山庭院社区常住人口2000人,绿化覆盖率31%,垃圾分类实现生活垃圾减量30%,130人次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超300名参访者参观学习,社区营造活动总计直接参与居民6579人次;项目荣获“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贡献奖”、“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等荣誉;依托专业碳核算机构核查,西山庭院可持续社区项目每年可减少 114.88 吨 CO2e 排放,相当于种树 1149 棵。
未来,我们期待通过更多环保、能源等绿色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让西山庭院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生机勃勃的理想社区。
通过“五社联动”机制,构建多方资源共享、伙伴共生、价值共创的公益新生态。一期项目资助了21家社会组织开展社区环保行动。二期项目持续支持北京市17家社会组织与社区社会组织在北京市26个社区开展工作。
2022年11月29日,绿缘计划举办“项目经验交流会暨’五社联动’推动可持续社区环境建设论坛”,发布《赋能社会组织,助力可持续社区环境建设——“公益 1+1”之绿缘计划行动研究报告》。研究结果发现,基于信任与尊重的服务理念、资源支持与能力建设并重的资助模式、五社联动多方参与的协作机制是支持和促进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环保的有效方法。
绿缘计划已经进入第二期,持续支持北京17家社会组织与社区社会组织北京26个社区在开展可持续社区环境建设——秉持赋能与资助并重,支持北京在地社会服务机构提升可持续社区环境建设能力,挖掘在地智慧,创新本地实践,推动北京垃圾分类减量等可持续社区工作的发展;进一步与基层政府合作,探索地区试点经验;总结以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为抓手,以激发社区内生动力为核心的北京社会组织参与推动可持续社区环境建设的经验、路径和政策建议。
通过研究深圳社区环境现状和社会组织参与,推动社区可持续发展项目和绿色社工人才培养,构建绿色社区行动体系,并总结输出绿色社区和无废城市创建的“深圳经验”,于 2022 年 3 月 发布了《深圳社区环境可持续建设现状调研报告》。项目资助15个社会组织在深圳20个小区展开各类活动,并在“社工网院”发布课程,供持证社工学习。
版权声明
本公司网站内容为万科公益基金会版权所有的文件,网站上的文件仅限于为公司形象信息展示和非商业目的使用,在此并未授权任何个人、单位或组织在任何网络、任何媒体上复制或公布。未经版权人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以非法的方式复制、传播、展示、镜像、上载、下载使用上述文件(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范围所指内容),否则版权人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
版权人拥有对公司网站的内容进行随时更改之权利,事前将不会另行通知。版权人不保证本网站展示的资料是全面信息或是最新数据。
本网站内的所有图片(包括但不限于插图、透视图、设计图等)、模型、文字描述等,仅作为参考信息,非本公司的任何承诺或要约。
任何个人、单位或组织因本网站或依赖其内容进行交易所引致的损失,版权人和开发商均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