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恒星相识于2021年,一次偶然的相遇,让我闯进了恒星伙伴计划第一期伙伴的一次聚会,并在此后,与恒星社群有多次相遇。2024年,有幸参加了恒星南宁年会。会上,我们不仅见证了充满活力的恒星社群,更结识了众多致力于可持续社区发展的伙伴,这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前行的方向。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对现有业务进行系统化梳理的必要性。同年7月,因恒星伙伴计划执行负责人李大君的一句话“它山石说得没有做得好”,在恒星共创基金的支持和恒星一期伙伴唐莹莹老师和阿牛公益的专业辅导下,“它山石”开始系统梳理机构核心业务,学习如何更有效地与政府对话,清晰、有力地讲述自身的故事与价值。在恒星支持的北京可持续行动网络社群中,经过阿牛公益半年的持续陪伴,我们的声音被更多人听见,我们的行动被更多人看见。我们成功与北京市委社会工作部、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昌平区区委社会工作部、昌平区民政局等相关政府单位建立了有效的联系。同时,项目也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得益于恒星项目负责人、北京合一绿色公益基金会李大君老师的推荐与协助,“它山石”所关注的议题——特别是低值可回收物领域中的拾荒老人群体如何融入气候变化议题,以及可持续社区建设——获得了《南方都市报》的专题报道,全网阅读量突破30万。在梳理中明晰方向,在讲述中坚定信念,在与各方的对话中洞见未来。“它山石”有幸在恒星共创基金下与唐莹莹老师团队合作,围绕低值可回收物治理与低碳校园建设等方向,共同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政策倡导工作。